無論國內外常見所謂的「兒童劇」,在觀眾的印象中都是熱鬧歡笑為主,也常常有莫名的與觀眾互動,來提升現場的熱鬧氣氛,通盤看完整齣戲後,也不清楚有什麼感受留在心裡,而這被誤會許久的兒童劇,就這樣深植在觀眾心裡。

 

根據亞里斯多德在「詩學」中說明戲劇的行動:開始→過程→結束。被誤會成兒童劇的戲劇活動中,是否也包含了這樣的原理呢?

沒錯,依然是有,只是在故事情結中,常常陷入無限循環,角色間沒有真正的智商,像是一群蠢蛋發生的人類、動物、物件等綜合事件,

若是歸類在『鬧劇』,應該會更合適,且演員的表演方式、導演手法也會來得更有意思,整體的藝術設計也將會昇華到更高的層級;只是這個乍看是兒童劇的內容,就是沒有合理的劇情,胡亂瞎掰的台詞對話、莫名其妙的無限輪迴情結,讓觀賞的兒童分不清是非對錯,只會因為看似正義的角色而沒來由的幫助角色,一起熱鬧的起鬨說:在那邊!在那邊!他躲在那裡,他在後面之類的瘋狂現場。

相信在看完這樣的演出後,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都不太清楚要如何延伸討論,或更進一步的聊到學習之間的事情。

也因為如此,家長一路用心的帶孩子觀賞兒童劇,到了國中時期就完全停止了這一切,孩子們開始進入無限循環的讀書、考試、補習,一家人可能在也沒有機會一起欣賞戲劇;那個看似美好純真的童年,就這樣消失,猶如一場白日夢。

而劇場工作者,也因為這樣無限的循環下,無法抵抗長年深植人心的錯誤兒童劇,為了生存、票房成為了錯誤延伸的一份子;而這種情況不斷產生,公部門為了達到「立竿見影」人群的效果,邀請來演出的團隊,也會被要求要有莫名熱鬧的互動效果,就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,他們才會認為這是兒童劇。看見觀眾齊聲呼喊的現象、瘋狂搶著糖果、共同滾動傳遞物件的行為等,沒有一個好的劇情、能讓觀眾感官有所收穫,觀戲後尚失了教育及藝術、存在價值,全然只有「娛樂價值」,從裡到外,所有表演者、觀眾、主事者一起參與了這場『鬧劇』。

這樣錯誤的兒童劇,頂多稱為『戲劇活動』,更正確的說:它連鬧劇都稱不上,不配為劇。

今晚,我到了國小母校,看了國內知名的兒童劇團演出,沒錯!他們端上的戲,依然是「戲劇活動」,不清楚是為了明則保身還是什麼,所以我看見的宣傳海報上,並未提及『兒童劇』這三個字,而這場活動主要是議員參與的協會主辦,現場來了大約600人以上,還有很多志工在維護觀賞品質,拿著牌子宣導不能使用手機拍照,就連我拿出手機傳訊息給朋友,身後都出現志工偷看我是否偷偷拍照,可看見維護演出的能力強大,但很可惜的,我看約15分鐘,就已經看不下去,舞台上演著無限輪迴的莫名其妙劇情。

事後我到了議員的臉書上看見,議員歡喜的po出今天「兒童劇」成功演出的消息,我則在底下留言:議員好,嚴格說來,這是戲劇活動,不是兒童劇,議員對於我的留言按了讚!

許多人留言支持議員繼續高票當選!也有家長說:這部戲真的好看!很值得帶孩子去看!

我只想問:你們真的看過兒童劇嗎?

我轉身先離開演出的現場,想在多年沒在進去的母校回憶點點滴滴,卻完全看不見過去校園的痕跡,心裡真是惆悵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兒童劇 戲劇活動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藝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